書名:希望的季節--從依附走向獨立
作者:米樂生‧柯林渥斯 / 珍‧韋布恩兒
譯者:劉惠瑛
出版社:智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版次:1995年3月15日
她猶如二十世紀的郝思嘉,自幼在美國南方莊園生長,生活優渥。她學舞、美儀、戲劇,以為選美后冠就是完美人生的全部。但是,這不曉世事的惡因卻在伺機發作。
隨後父親精神異常、家道中落,連迭遭狼吻都不敢告訴家人。她一心只想重振家風,卻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快樂依附在他人身上。直到歷經人世滄桑,包括情場失意、婚姻失敗、患貪食症,甚至失明後,她才驚覺過去力求完美,是為了取悅父母、男友、事業的合夥人,沒有自己。為了達到別人眼中盡善盡美的成就,她強迫改變自我,結果生活成了一場高危險的遊戲,而她,遊走在偽裝與失控間的鋼索上……。
不幸的是她還要面對失明、失業、心靈漂泊與無依,似乎只有開啟心靈的門扉,才能發現黑暗深處的光。正如故鄉每年春天開得滿山遍野的山茱萸對她的呼喚:春天總是會來的!
向來認為,不論一個人的成敗如何,其個性都源自於根深柢固的家庭教育。所以曾經認定,米媞坎坷的一生,皆因柯林渥斯這個姓氏,這個龐大家族所造就的個性。後來才發現,其實都是她那美麗、聰明的母親惹得禍。因為她教育的方式,是美國南方的生活方式,奮鬥的本能就是自尊、否認--否認負面的一切,只為了維持自尊。另外,米媞父親的躁鬱症,也讓小小年紀的她,背負了許多的壓力,讓她以為只要達到母親的要求,就可以順帶治好父親的病。這個重振家風的重擔,讓米媞將自己生存的目標,依附在別人的讚賞中。所以她屈服、壓抑自己的創傷,包括房東辛普森的強暴、第一任丈夫米奇的無情和暴力。
但一直生活在自築城堡中的米媞,忽略了她幼時的英雄--樂弟,在她少年得志的光環中,一日日消沉下去,成了挫敗、憂鬱的少年。看樣子,樂弟會比米媞更易遭受生活上的不如意,可事實偏偏相反。在母親的眼中只有米媞,這個事實讓暗然的樂弟遠離家園,但誰也沒想到因禍得福。離開母親傳統的箝制後,樂弟重新調整自己,接觸外面的世界,也因此在處理生活事件的態度上,比米媞更臻豁達,我想這也是樂弟過得比米媞自在的原因。
但上天仍是眷顧努力求生存的人。米媞的人生雖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卻也碰到不少貴人的幫助,比如為她免費看診六年的醫師山德勒,免費為她打官司的律師馬歇爾,好友吉娜娃及現任丈夫蓋瑞‧坎茲的鼓勵與包容。而引她走出黑暗爬出谷底的,是記憶中故鄉的花--山茱萸,象徵著春天總是會來,黑暗過去就是黎明了。
讀完此書,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也替米媞感到解脫、感到慶幸,卻也唏噓不已。也許因為生活中有煩惱、有困難、有障礙,所以平順的日子總顯得特別令人珍惜,也因為有缺憾,才更令人奮發向上。在社會這個大環節中,我們是彼此相依的一個環節,為追求自己的夢想與理想而努力,但到頭來卻屈於現實。也正因為如此,有越來越多的人如米媞一般,踏上不歸路。但她有向命運抵抗的勇氣,因此現在擁有美滿的姻緣,與深深震撼讀者的力量。
很多人缺乏面對現實的勇氣和決心,於是從現實生活逃到虛幻世界,一輩子抱著鴕鳥心態過活。但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惟有學著承擔所有的事,才有開創未來的籌碼。
整本書中,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米媞的母親。一為如此「遵守」美國南方生活原則,緊握莊園淑女形象的人,在遭逢丈夫生病和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中,如何撐起一個家庭?即使子女長大成人,她仍保持一貫作風,活得自在,令我不禁想起張愛玲筆下〈金鎖記〉的曹七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