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正負2度C」的影片,是由陳文茜監製而成,提醒台灣人正式地球暖化的問題。也許在某些數據上,有學者認為是錯誤的,但都無法抹煞這部影片震撼台灣人民,正式暖化問題的功勞。
以下將這部影片中,個人認為值得紀錄的部分加以文字化,與諸位分享:
8-2
2:06
即使無颱風警報的日子,地球仍有災難。土耳其九月某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不到兩個小時,就淹滅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坦堡。行駛道路中的公車滅頂,本來只是小寐休息的卡車司機,全都來不及逃生。原本互不相識的陌生人,為了生存,也是為了了不起的人性,在街頭上彼此協助。
5:52
氣候專家說:長夏、短秋,然後是長冬、短春,這將是我們未來地球的新四季變奏曲。
8-3
4:15
1750年工業革命之後,科學家觀測,不管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2)、氧化亞氮(N2O),這三種主要的溫室氣體,工業革命後都快速上升。地球原本默默承受,在一次大戰到二次大戰期間,是溫度的成長期,但它制約在大自然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二次大戰到1980年代,溫室氣體與地球生態開始形成拉鋸戰,如同拔河。也是那段時間,科學家開始辯論暖化是否存在?否認暖化的理論全面佔上風,但是諷刺的是,那也是人類面對暖化避免大災難的最佳時期。結果,我們錯過!於是在1980年之後,氣溫一路上升,大地越來越熱,人為的影響超越了自然,直到今天。
關鍵二度
人類自1750年釋放的二氧化碳,科學家估計其生命週期大概50年到250年。換句話說,即使我們現在全球關燈一年,暖化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只有立即且全面的綠色革命,與前所未有的危機準備,我們才有能力把地球溫度(變化)控制在2度之內,避免人類滅絕。
8-4
地球溫度升高2℃的意義,是什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史耐德教授:「海平面上升伴隨颱風加劇,這是未來第一及第二大的威脅,還有大火在半乾燥地區,長期的乾旱加上溫度升高都會增加大火的可能。我非常擔心未來2到4世紀海平面會上升2到5公尺,一旦這個過程開始,我們叫做臨界點,你恐怕就無法再回頭。」
地球必須控制於升溫2度的標準內,原因是一旦跨越了2度的門檻,將會導致生態機制失去控制,攝氏2度成了人類存亡的關鍵。
1:26
專家推估,只要地球溫度上升1度,部分野生動物就會瀕臨滅絕,物種被迫遠離駐地或者甚至滅絕。上升2度的話,有三成的動物、植物絕跡,各地乾旱、飢荒、珊瑚白化,人類面臨生存危機。上升3度,三成海岸濕地將會淹沒,熱浪、乾旱,上億人無水可用。上升4度,亞洲、非洲低窪三角洲每年洪患不絕。上升5度,超過4成的動植物將會滅絕。一旦全球溫度升高6度,人類及大多數物種都將滅絕。
3:25
末日會來的多快?
科學家預估,約莫2020年到2037年的某一個夏天,也就是最快10年以後,北極融冰會完全消失。當北極消失不見的時候,有兩方作用:第一,北冰洋海水的溫度會快速上升10度,因為它原來就像一面鏡子,能把太陽的光反射出來,現在它變成了一個黑體,把所有的太陽輻射都吸進來,這一出一入其實增加了200倍,所以海水的溫度會快速的上升。其次,格陵蘭一旦融冰也將帶動海平面上升。國際科學團隊發現,這個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冰河移動的速度比四年前倍增,嚴重程度遠超乎人們想像。氣候科學教授漢彌爾頓:「格陵蘭冰原相當於七公尺的海平面,換句話說,如果完全擺脫格陵蘭冰原,把結的冰通通放到陸地表面,然後注入海裡,世界海平面將會比現在上升約七公尺。」
5:24
什麼是 ±2℃呢?
其實若地球升溫2度,許多小島已經亡國了。這裡是33個島嶼所組成的太平洋小國吉里巴斯,現在他們距離海平面最高的地方已經不到4公尺,民眾居住的範圍離海岸大概只有1公尺的距離。氣候暖化,海平面上升,目前吉里巴斯已有三座小島被淹沒。
8-5
1:48
臺灣人口密度在全世界排行第二,僅次於孟加拉。由於地狹人稠,許多窮困的民眾,被迫居住在不適合人居住也不安全的地區。臺灣地質因為高山坡度陡險,惡水侵蝕,每年平均侵蝕2%的土地,地質脆弱程度世界前十名。
5:20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教授估計,地球每增加一度,全球雨量平均增6%,但台灣因地處北回歸線靠近赤道,再加上地形地理等因素,雨量將是世界均值15倍,會上升100%。如果北極冰融海平面上升6公尺後,臺灣將失去11%的土地。第一線面對衝擊的將是嘉義東石、屏東林邊、屏東東港、蘭陽平原,以及最大石化工業區雲林的麥寮。海平面再上升,第二線衝擊的將是台灣最繁榮的城市,台北盆地以及高雄市。在世界氣候專家的排名中,臺灣、越南、孟加拉、南太平洋、加勒比海,都列在第一批氣候難民中,臺灣海拔100公尺以下的地方都將無法居住。
7:13
極端氣候的降雨我們越來越不可預測,讓我們想像一個不是不可能發生的場景:莫拉克下在阿里山的雨量,如果僅一半多下到北部首都附近的石門水庫,會發生什麼狀況?依照台大水工所教授李鴻源估算,雨量若超過1500毫米,已大到超出石門水庫排洪的速度與限度,整個水壩甚至可能垮掉--潰壩。兩、三億噸的水下來,大溪、三峽、土城、板橋、新莊,接著就是台北縣市全都淹水。
8-6
00:50
最危險也最繁榮的三角洲
功敗垂成的哥本哈哥大會,公布了世界最危險地區的診斷書,答案正是許多國家賴以致富的港口三角洲:荷蘭、恆河三角洲、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這些三角洲對中國是驚人的答案,聯合國公布全世界最危險的三角洲,在中國是黃河、長江、珠江三角洲,也就是中國的經濟命脈: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所有因為海洋貿易時代崛起的港口城市,都將因大海而起也將因大海而沒。
6:57
全球暖化威脅而來,荷蘭人有三分之二居住低窪地區,荷蘭政府不得不重新思考,防洪觀念終於佈局出革命性的治水原則:還地於河,還地於水。全方面國土重新規劃,他們在北邊把人工填海之地還給海洋,國家命脈鬱金香移到內陸,並且停止抽取地下水找替代水源。此外面對大海來襲的荷蘭,前衛設計漂浮海上的房屋,當水位上升的時候房屋也隨之上升,上升幅度可達5.5公尺。荷蘭的都市規劃,準備讓城市在2035年前全面與水共舞,不僅房屋大樓甚至包括體育場,連飛機場都完成漂浮海上的設計。荷蘭人說他們不要把水看作敵人,而是要與水共存,用新思維全方面面對暖化的衝擊。(看到這裡,想到我們的政府還在搞選戰,分藍綠,我就極其無言,台灣若淹了,大家爭什麼?)
附註
作為海平面下的國家,荷蘭在應對洪水災害方面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目前,荷蘭人又有新設計,那就是推出兩棲屋。這種兩棲屋由荷蘭建築師 Koen Olthuis推出,它們不只是單棟的建築物,建築師採用樂高積木的方式,每一棟兩棲屋都設計成可以跟任何其他的兩棲屋相互連結扣合,單棟的兩棲屋組合在一起就會組成一片小區甚至城鎮,當洪水來臨時,相互連結的兩棲屋就會一起安全地漂浮在水面上,水漲得再高也不怕。
在建築設計上,這種兩棲屋也相當特別,它們是沒有地基的,而採用了中空的混凝土基座,並填放泡沫材料,令兩棲屋遇水有漂浮功能。防水基座的底部由鋼柱支撐,一旦潮水淹到基座就“水漲屋高”,房屋將會漂離鋼柱,最多可升高約5.48米。房屋用滑鏈拴住兩根5米高的停泊桿,漲潮落潮時,住宅會沿著停泊桿升降,而不會“隨波逐流”,屋內的各種電線、天熱氣管也都隨著潮水伸或縮。
目前,荷蘭已蓋了幾十棟這樣的兩棲屋,而且還計劃建造2.1萬棟類似的兩棲屋,造價相當昂貴,每120平方米的造價約25~30萬歐元。
8-7
5:36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小組的召集人,也是全世界最權威的氣候專家,史丹佛大學教授史耐德,造訪台灣時給了我們一段話:我們的目標 ±2℃並非不可能達成,當然我們不可能停止已經造成的溫度上升,甚至未來10年內可能的溫度上升趨勢也拉回,但是我們可以戲劇性的改變這道曲線,現在是像這樣然後我們要把它變成這樣,然後我們要把它變成這樣然後向下,我們絕對可以的,但是這可能要花上10年、20年、30年。我們在意的數字是,是美國、歐盟、中國、印度,甚至我希望包含台灣,也許少一點,每年花多少預算投入龐大資金,百億、千億協助各國的企業發展新能源科技,並協助其他國家共同渡過此難題,這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
◎相關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