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瑯琊閣少閣主藺晨的出場

      藺晨的出場,帶出了一個消息:北燕六皇子受封為太子,是梅長蘇運作的結果,可是一刷時,我忽略了這個線索,等到二刷才發現,這是梅長蘇證明自己登上瑯琊公子榜榜首的證據,也是為輔佐靖王提前預做的練習。短短幾句話,為梅長蘇12年的辛苦謀畫下了一個註腳,也為後來譽王親上瑯琊閣的行動做了一個鋪陳,把梅長蘇的神秘和才能推向懸疑,至少一刷時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很想快點知道這人是誰。

 

2、刺殺譽王的刺客

      刺客殺了驛館人員的手法:貫穿脖子,一刷時覺得真血腥,二刷時就明白,這是天泉山莊的手法,殺人方式可以參照後來的劫殺送菜的宦官。這個細節的處理,就要為劇組點個讚。當然,刺客從屋頂滾落時,背上的刀消失這種bug我就無視了。

 

3、藺晨練劍的場景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靳東的這個造型很臃腫,但只看上半身的話,還是有種灑脫不羈的感覺。

      練劍的場景我反覆播放了多次,雖然自帶慢動作,但流暢、俐落的動作,很是賞心悅目,替人物的瀟灑形象加分啊!我記得外國的彈幕有人喜歡藺晨的假髮啊,靳東快來看啊!

d2fb173b89f58e55cadc7e4b933b2e52.jpg

 

4、當譽王和太子找上瑯琊閣時,藺晨給了同樣的答案,部屬有所質疑時,藺晨告訴他:「問題出在朝堂,答案卻在江湖。」

      一刷時沒有特別注意,二刷時卻頗有感觸。范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居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偏偏朝堂上的爭鬥,不論誰輸誰贏,最終後害的都是一眾小老百姓,實例案件參照私炮房。偏偏這些為官為宰者,置身奪嫡風波而無暇辦實事,還要聽信一則傳聞從民間尋找能人來打贏朝堂之爭,這無疑是一種諷刺。我想江左盟的成功, 除了梅長蘇的手段和個人魅力外,林殊的赤子之心所行之於外的方正,會不會也是一種讓人臣服的因素。不管如何,朝堂與江湖,有時是一體兩面的表徵,就像白道力有未逮時,黑道的出現,如同包公劇裡那些相助的俠客,包大人找不到證據,好 吧,我私底下用江湖手段處置你。最真實的例子就是展昭,放著江湖的閒散生活不過,去處處受約束的朝廷任一護衛,不就是相信終有海宴河清的一日,江湖俠客也是一介平凡百姓,可以平和的活著,快意恩仇說現實點,不就是伸張自己認為的正義嗎?

 

5、譽王問瑯琊閣部屬,他問的問題如此之大,瑯琊閣不需要多加思考嗎?這部屬回答:「縱使風雲變幻,終究不離其宗,多思無益。」

      不離其宗的不就是「人的私欲」嗎?不論是為奪得大位,還是為保護自身,抑或為了某種目的,都是以「己」為出發點,不管主動也好,被動也罷, 一但捲入利益的爭鬥,過程與結果都是如此雷同,一句「多思無益」表現了瑯琊閣的地位超然,當然還有這部屬的對世局的洞若觀火和淡然以對,所以這角色雖只出現一次,我卻非常喜歡。短短的三句話,用下屬的態度間接的表明了管理者少閣主與老閣主對紅塵俗事的態度,也側面點出了藺晨能幫助梅長蘇,兩人的交情該有多深厚,這份厚重的友情,要直到藺晨再次出現才能感受到。梅長蘇死了,林殊也死了,除了帶走飛流,藺晨和瑯琊閣會回復到「圍觀」「山腳下那些事」的態度吧!

 

6、秦般弱向譽王介紹梅長蘇:

      「梅長蘇執掌的江左盟,雖說是江湖幫派,但在他的地界上,實力威望一年強似一年,無人可望其項背。更離奇的是,他本人雖不會絲毫武功,身旁卻聚集了眾多高手聽命於他。有此成就,靠的不是無雙的智計,又是什麼呢?」

       一刷時,對梅長蘇的認識,在層層的堆疊之下,好奇心爆棚,幸好主角很快就現身了,不然我都要快進了。我只能說,這種懸疑的布置,很吊我胃口啊!好吧!這次,剪輯你贏了!

 

7、梅長蘇(噹噹噹!終於等到你)和飛流的出場

      在清越的笛音中,氤氳的江面上,一葉扁舟划開水面緩緩而來,舟上的梅郎衣著低調,散髮披肩,一副仕宦子弟的溫潤氣息迎面而來,我正感嘆主人公是位翩翩佳公子時,他出口的話,看似寒暄、打圓場,卻也點出了他的底線,給人一種處事明快果決的印象。而後飛流丟慶國公的下屬下水,梅長蘇給雙煞幫開春前不准下水的小懲,到最後大船小舟同框的強烈對比,在在點出江左盟在江湖上的魄力和地位。這場戲呼應了前面的層層描述,給人一種:哦!主角真厲害的感覺,沒有白費我的耐心等待。

      從天而降的飛流讓我驚艷了一下,一刷時只覺得江湖老大身旁有高手護衛很正常,但看完全劇最心疼的就是飛流了。二刷時看到這,卻忍不住想到西方彈幕對飛流的評價:一隻會飛的猴子,忍不住笑出聲。不過純真的飛流,最終擄獲了所有看過此劇的觀眾,就沒一個不喜歡他的。

img.jpg

      這場戲還想要讚一下雙剎幫幫主季贏和慶國公下屬,雖然兩人只出現一次,但季贏把對梅宗主的敬畏之心表現得很好,尤其是吞嚥口水所營造出來的緊張感,而慶國公下屬則把那種不屑和無知凸顯出來,兩人的眼神都很有戲啊!好吧!選角導演和執行導演,你們贏了。

      至於梅宗主搭乘的自動小舟,小說裡是瑯琊閣為宗主特製的機關船,在劇裡是為了給宗主的出場裝B用的(劇組自己承認的),大家就請無視吧!

 

8、藺晨在江左盟替梅長蘇診脈時的表情層次非常豐富,我反覆倒回看了好幾次。

      藥早就備好,調侃帶十個大夫的話也不過是想表達自己的關心,那種明知攔不住,也要試圖努力一番,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掛心,希望梅長蘇能因此多保重自己一番。偏偏梅長蘇用那種信任無比的眼神直視著他,藺晨也只好將心頭的那份沉重,用調侃飛流來緩解,是不願自己的想法束住梅長蘇的腳步,那分體察和貼心,在短短的一場戲中盡顯,二刷時實在想為靳東的演技點讚!

      此外,第一集就告訴觀眾,主角的生命只剩兩年,這麼明白的表示悲劇結局真的好嗎?幸好這是一部部好劇,開頭就有讓我有追下去的衝動,不然一刷可能會就此放棄,脆弱的小心靈實在不想被虐啊!害我現在都沒敢去看拍出來的《秀麗江山》,就是當初看書時哭得死去活來啊!好吧!換個角度想,這表示梅長蘇要在生命終結前完成所有的計畫,時間是如此緊迫,對比梅長蘇總是慢悠悠的動作,再聯想他的火寒毒,配上他總是清淡的語氣,將他多年的隱忍和堅毅,隱晦的側寫出來,不得不令再刷的觀眾感到生命倒數的淡淡哀傷。

      兩人對坐的場景和梅長蘇從夢中驚醒的畫面,都美得令人嘆息,這次輪到為攝影點個贊了!

39-15102F92A5D5.jpg

 

9、蕭景睿去江左盟接梅長蘇

      景睿一聽梅長蘇生病,就想到要接他去較溫暖的金陵休養,這種貼心的表現,讓我忍不住陰謀化:景睿和他的蘇兄的相識,是巧合還是安排?得知蘇兄突發舊疾是不是也是一番安排?想到後來的殘酷事實,實在忍不住要這樣想,如果從開始就設計好,蕭景睿就真的太可憐了。但我想,以梅長蘇的性格,本意並不是要傷害景睿的,但景睿的身分實在是他很好的掩護,兩難之下,在真相拆穿前,他會真誠待之,並盡量保護好他吧!但那種內心的糾結,我都不知同情景睿好還是同情梅長蘇好?好吧!編劇,你贏了!

      二刷時忍不住想說,除了聰明才智,還有藺晨的傾心襄助啊!好吧!我小腐了一下。然後想跟劇組說,請給我前傳,我要看藺晨如何醫治林殊和飛流,還有梅長蘇如何建立江左盟,藉以撫慰我看完全劇的失落之情。

 

10、梅長蘇重回金陵:城門口梅長蘇的兩種眼神,一刷的時候只注意武打劇情,二刷的時後才發覺眼裡全是戲。

      看向城門口的眼神,是歷經變故後重返出生之地的懷念,感覺浮現了很多年少時的回憶。

      當聽到郡主是往昔的未婚妻時,轉過頭來那震驚的眼神,然後撩開車簾,出現在眼前的是英姿颯爽、一身戎裝的霓凰,望著熟悉的身影,眼眸裡滿是回憶與眷戀,彷彿要刻印下她的樣子,但他知道自己再也沒有資格站在她身邊,所以眼眉低垂,轉頭迴避。當聽見霓凰要離開時,忍不住透過緊閉的簾幕望向她,伴隨著離去的馬蹄聲,相見不能相認的無奈與此生擦肩而過的哀傷,無聲地從眼底流洩,二刷時看得滿是心酸。

 

11、作客謝府(寧國侯府)

      望著門口「護國柱石」四字時的讚美,一刷時以為是真心讚美,就跟景睿一樣天真,二刷時才發絕梅長蘇眼一挑、嘴一揚的淡淡嘲諷。此時才發現,劇中人物的表情大都值得細細研究,打破了我以往開著電視聽劇情邊做事的習慣,好吧!演員們,你們贏了!

      與謝玉的再見,梅長蘇直視著謝玉,緩步從門外走進,總感覺帶著淡淡的殺氣,一句自我介紹、一個作揖,微挑的嘴角彷彿說著:我回來了。而謝玉無疑是敏銳的,面對梅長蘇這種無聲的強勢,他直視不語,眼中盡帶審視,兩人強大的氣場昭示著往後的較量,一刷時總想著:這兩人打起來應該很過癮,果然景睿的生日夜宴很精彩。

      吐槽一下,雖然中國的六朝時期,大都用「○郎」、「郎君」、「排行+郎」來稱呼男性,「○娘子」、「○女郎」「排行+娘」來稱呼女性。我雖不是考據黨,但在稱謂上至少要統一,不是嗎?所以景睿回府時,下人稱其為大公子,我覺得既然用了「梅郎」這樣的稱呼,就該稱景睿為「大郎君」的,不然就該稱梅長蘇為「梅公子」。

 

12、這裡要讚二個細節和吐槽一個稱謂

      蕭景睿和言豫津去接梅長蘇時,江左盟的引路人將他們引上一個台階後,就交接給下一位引路人;皇上召見夏冬時,太監也是引路到迴廊前,就交給下一位引路太監,一個僕人守著一定範圍應該是比較符合當時的情況,不然府邸要那麼多下人做啥?

      譽王外出歸來,進入屋子時,門口的所有婢女都彎腰恭迎,就算他進屋後仍維持彎腰的姿勢,我猜應該要等他走遠才能直起腰。後來我發現,這劇連這樣的背景人物都不馬虎,表現出符合當時劇情的行為。好吧,導演我再讚一下!

      高湛公公自稱奴才,我快暈了,用「奴才」稱僕人不是清朝才有嗎?在魏晉時期,「奴才」應該是北方罵人的一個詞彙而已。雖然是一個架空劇,但既然要以漢、唐為朝代背景,這稱呼就太穿越了。若是唐朝,僕人應該自稱「婢子」或「賤奴」,主人若是發怒,也有可能罵僕人「狗奴」、「賤奴」、「賤婢」之類。不過「奴」這個字,在唐朝是所有人都可用以自謙的詞,劇中可以統一用「婢子」較適合。

 

★金句:瑯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金句:一卷風雲瑯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

★金句: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

▲良心建議:沒看過此劇的華人,撐過快節奏的前三集,你會迷醉在這個故事裡;沒看過此劇的非華人,請接受他們會飛這個奇幻的設定,就像騎掃帚一樣,那你會在這個故事裡收穫感動。

20150927001240_HVX8Y.thumb.700_0.jpeg

 

arrow
arrow

    butth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